倍受青睐的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五套人民币在收藏市场却成了烫手山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啊。许多人手中有成捆上条的人民币,等候收藏市场的又一阵热钱来临时出售,机不逢时。业内人士指出,这可能与江浙一带资金紧张、大藏家抛货有关,
而藏品在疯狂上涨之后出现下调也属正常。
国庆过后,也可温州、江浙人频频造访全国最大的藏市上海卢工、北京马甸藏品交易市场。成箱成条地抛售第四套人民币,接货的人要不就没钱接,要不就不敢接,
卖家急于出手自然价格就下跌,市场价也开始下跌。有人称跟最近的江浙一带的高利贷风波有关系,资金紧缺。
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90版2元从最高成交价38元左右回落到现在的18元左右,新宠80版50元,最高成交价曾一度涨到3200元,如今已经跌到了1400元左右。第四版全套也从6700元降到了4700元左右,价格浮动较大。第五套人民币当中在此前表现颇为抢眼的99版50元在近十天左右,从最高200元下滑到现在160元左右,成交量少,目前这个价格也无人敢接货。市场的观望情绪非常严重。
面对藏市出现的现象,我网访问了卢工邮币卡市场专家对市场的现象概括成三点:
1、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此前在藏市中的价格疯涨不太正常。
随着第五套人民币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等券别的发行上市流通,第四套人民币经兑换之后逐渐退出流通使用领域势在必然。2011年初各地商家大炒“奇珍异币”,比如“连体钞”、编号相同的不同面值币、特殊号码币等,使其价格虚高。
2、热钱效应明显。
人民币收藏的炒作跟以前的绿豆、大蒜、生姜有许多共同点,就是热钱的急速流入。在银根紧缩,房地产资产泡沫打压,股市不振的的投资环境下,游资已经很难找到可以侵略的投资品种。当游资等到一个可以投资的品种时,就像热岛效应,疯狂涌入。
3、江浙一带资金紧缺。
在游资疯狂炒作的时候,当然不乏最为狂躁的江浙钞作团,在前面的各种物资暴涨的时候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最近,江浙地区爆发的民间高利贷风波,使得很多
地方资金链极度紧张,逼着有货者炒家和投资者在藏市上大量套现,回笼资金。前期高涨的第四套人民币首当其冲。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总结概述
第四套人民币在2011年春节后成为收藏市场的焦点,价格一度暴涨,吸引了许多外行人士的关注。然而,双节过后,市场行情急转直下,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价格大幅回落,成为“烫手山芋”。业内人士分析,这一现象与江浙一带资金紧张、大藏家抛货有关。国庆后,温州、江浙地区的藏家频繁在上海卢工、北京马甸等交易市场大量抛售人民币,但接盘者寥寥,导致价格持续下跌。例如,90版2元从最高38元跌至18元,80版50元从3200元降至1400元,第四套全套价格也从6700元跌至4700元左右。第五套人民币中的99版50元也在十天内从200元下滑至160元,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专家指出,此前人民币收藏价格的疯涨并不正常,主要受热钱效应影响。在银根紧缩、房地产和股市低迷的背景下,游资涌入人民币收藏市场,推高价格。此外,江浙地区的高利贷风波导致资金链紧张,迫使炒家和投资者大量套现,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下跌。专家总结,第四套人民币的价格波动反映了市场炒作和资金流动的不稳定性,投资者需谨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