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内容

1953年1元(红一元)发行背景

  

  1953年1元(红一元)发行于1955年3月1日,该纸币采用的是手工雕刻和机雕相结合的手艺,印制难度高,字冠号码为三字冠七号码,停用时间为1973年8月15日。1953年1元(红一元)以红色为主色调,黄色起点缀作用,让整张纸币看起来霞光万丈,美感十足,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第二套人民币红一元——1953年1元(红一元)天安门特点:

  1、空心五角星水印。

  2、天安门上设计有8个宫灯。

  3、暗记:正面行长章左下有“中”,右下角1字右上有“工”;右下角阿数字右上星纹中有“元”。

  4、纸张中有红蓝纤维丝。

  5、颜色有深浅之分。



总结概述

1953年1元纸币(红一元)是第二套人民币中的一员,于1955年3月1日正式发行,1973年8月15日停止流通。该纸币采用手工雕刻与机雕结合的工艺,印制难度较高,字冠号码为三字冠七号码。其主色调为红色,辅以黄色点缀,整体设计霞光璀璨,极具艺术欣赏价值。 红一元纸币具有多个独特特征: 1. **空心五角星水印**,提升了防伪性能; 2. **天安门图案上设计有8个宫灯**,细节精致; 3. **多处暗记**,如正面行长章左下方的“中”字、右下角数字1右上方的“工”字,以及星纹中的“元”字; 4. **纸张中含有红蓝纤维丝**,进一步增强了防伪效果; 5. **颜色存在深浅差异**,可能与不同批次印刷有关。 这些特点使得1953年红一元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成为纸币收藏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