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内容

人民币收藏为何如此热

 专家介绍,退出流通领域的人民币收藏,价值上涨十分正常,尤其是第三套人民币,“本身稀缺,不可再生。”但专家同时指出,与投机并不一样,收藏这种理财方式,是通过买到某品种之后,因为该品种的逐渐稀缺而不断增值,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

  不过也有钱币专家认为,现在人民币收藏市场上,真正收藏的人并不多,而把人民币作为一种投资工具的人占多数,其中不乏纯粹的投机者,特别是那些大量收购第三、四版人民币,甚至大量囤积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的投机客。

  “只要股市、楼市不景,人民币收藏就会火起来。”对于这种说法,真藏网实体店黄姓店长有另一种认识,她告诉记者,前两年就有房地产老板过来买第一版人民币,然后当钱存起来,“当时一位房地产老板花了100万买了第一版人民币大全套。”

  在这位黄姓店长的印象里,人民币似乎只有2008年没有怎么涨,而从2009年以后,收藏人民币的人又多了起来。据她透露:“来的顾客我们都会留资料,如果价格涨了,我们会询问客户愿不愿意卖,但是今年我们再问客户,多数都不愿转。”

  从他接触到的情况来看,近年来越来越多新面孔涌入人民币收藏,这些人里面有大学教授,有股民、炒房客,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主,有些人拿出上千万资金收藏人民币,“但投机资金想大量进军已经退出流通领域的人民币是很难的,因为没有那么大的量可供炒作。”

  “没有退出流通领域的人民币,投资者千万不要去炒作。”事实上,在1996年到1997年,钱币市场曾经出现大幅疯涨,很多游资炒作尚未退出流通的第三套人民币,当时单一品种10元100张连号最高炒到8000元,最后跌到1800元,不少投资者亏得一塌糊涂。一定要弄清楚,理财和投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总结概述

人民币收藏近年来持续升温,专家指出,退出流通领域的人民币因稀缺性自然增值,尤其是第三套人民币具有不可再生性,收藏本质是通过稀缺性实现保值增值。然而市场上真正以收藏为目的的人较少,多数投资者将其视为理财工具,甚至出现大量囤积第三、四版及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的投机行为。 有业内人士表示,人民币收藏市场与股市、楼市行情呈反向关系,当后者低迷时,资金常涌入收藏领域。例如,曾有房地产老板花费百万购买第一版人民币大全套作为资产储存。2009年后人民币收藏再度活跃,参与者包括教授、股民、炒房客及中小企业主,部分人甚至投入千万资金。但专家提醒,退出流通的人民币存量有限,投机资金难以大规模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炒作未退出流通的人民币风险极高。1996年至1997年,游资炒作第三套人民币导致价格暴涨暴跌,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因此,需明确区分收藏理财与投机行为,避免盲目跟风。当前市场趋势显示,许多藏家更倾向于长期持有,而非短期转手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