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元人民币价格 1953年3元人民币图片及介绍
1953年3元人民币是中国货币史上唯一发行的三元面值纸币,因其稀缺性备受收藏界关注。该纸币整体呈淡绿色,尺寸为16厘米×7.2厘米,略大于现行1元纸币。正面印有繁体"三元"字样及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案,边缘为深绿色花纹,底纹为黄色;背面为国徽与多民族文字"中国人民银行三元"字样。作为第二套人民币成员,...
1953年3元人民币是中国货币史上唯一发行的三元面值纸币,因其稀缺性备受收藏界关注。该纸币整体呈淡绿色,尺寸为16厘米×7.2厘米,略大于现行1元纸币。正面印有繁体"三元"字样及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案,边缘为深绿色花纹,底纹为黄色;背面为国徽与多民族文字"中国人民银行三元"字样。作为第二套人民币成员,...
1953年3元人民币是我国第二套人民币中的特殊面额,因由苏联代印而被称为“苏三币”之一。该纸币于1955年发行,1964年因中苏关系恶化被限期回收,存世量稀少。其票面为淡绿色,正面印有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案,背面为多民族文字标识,尺寸略大于现行1元纸币。 由于当时我国印钞技术不足,大面额纸币需委...
1953年3元人民币是我国第二套人民币中的一张,也是我国唯一发行的3元面额纸币。由于当时印钞技术落后,该纸币由苏联代印,采用了印刷卢布的技术。后来因政治原因,第二套人民币被大量回收销毁,导致3元纸币存世量大幅减少。 该纸币整体呈淡绿色,尺寸比如今的一元人民币稍大,正面印有“叁圆”字样和井冈山龙...
1953年3元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发行的3元面额纸币,具有独特收藏价值。该纸币由苏联代印,采用当时先进的胶版凹凸套印技术,正面为永新县龙源口大捷桥图案,背面印有四种民族文字。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人民银行于1964年限期回收,仅流通9年,存世量极为稀少。 作为绝版币种,1953年3元纸币具有五大收藏优...
1953年3元人民币是我国第二套人民币中的特殊币种,也是人民币发行史上唯一一枚3元面值的纸币,由苏联代为印刷,属于"苏三币"之一(另两枚为大黑十元和1953年红五元)。由于其独特的面值和稀缺性,这款纸币在收藏市场上备受关注。 目前,1953年3元人民币的回收价格已高达上万元,且市场行情波动较大...
第二套人民币中的1953年3元纸币(又称“绿三元”)近期价格持续上涨,成为钱币收藏市场的热门品种。这枚纸币因历史背景特殊、存世量稀少而备受藏家青睐。 1953年3元人民币是第二套人民币中的“苏三币”之一,由苏联协助印制,反映了当时中苏友好关系及我国印刷技术的不足。由于历史原因,该纸币在流通期间...
1953年3元人民币是第二套人民币中的珍稀品种,因其独特面值和历史背景在收藏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这枚纸币由苏联协助印制,发行背景特殊,后因回收销毁导致存世量稀少。目前市场行情稳定,绿三元参考价格在2000至15000元之间,虽经历过价格波动,但整体表现优于多数纸币。 其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953年3元人民币是我国第二套人民币中极为罕见的一张,也是唯一一张面额为三元的人民币。该纸币于1955年3月1日发行,由于当时我国印钞技术不成熟,委托苏联代印。后因中苏关系恶化,为防止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于1964年4月14日起限期收回,并于同年5月15日停止流通,导致其存世量极少。纸币整体呈淡...
1953年3元人民币是我国第二套人民币中极为罕见的币种,也是唯一一张面额为三元的人民币,发行于1955年3月1日。由于当时我国印钞技术不成熟,该纸币由苏联代为印刷,后因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人民银行于1964年4月14日起限期收回,并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流通,目前存世量极少。 该纸币整体呈淡...
1953年3元人民币是我国第二套人民币中极为罕见的币种,也是我国唯一一张面额为三元的人民币。该纸币于1955年3月1日发行,由于当时我国印钞技术不成熟,委托苏联代印。后因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人民银行于1964年4月14日起限期收回,并于同年5月15日停止流通,导致其存世量极少。 纸币整体呈淡绿色...
1953年3元人民币(又称“苏三元”)是中国货币史上唯一一款3元面值的纸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该纸币于1955年发行,1964年因中苏关系恶化及面值不适应市场需求被全面回收,流通时间不足十年。作为第二套人民币中的稀有品种,“苏三元”与“大黑拾”“红五元”并称“苏三币”,在收藏市场交易额名列前茅,甚...
1953年3元人民币是中国货币史上唯一发行的三元面额纸币,因其独特性和稀缺性在收藏市场被誉为"币王"。该纸币以淡绿色为主色调,印有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案及四种民族文字,至2011年其市场价格已比面值高出万倍。其高价背后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存世量稀少,该纸币未广泛流通且被政策强制回收;二是特殊的历史政治...